災後餘生。一直以來,我們對於此事究竟做了多深入的思考?因為氣候變遷導致自然災害增加,在所有人都極有可能成為受災戶的當今,防災、減災意識高漲,然而,這樣的意識往往針對防患於未然或者災害發生後不久的狀況,對不具受災經驗的人們而言,如何在災害中求生,以及之後如何繼續長久的生活,幾乎都未曾進入大家思考的範疇。
2021年,東日本大震災迎來了第10週年。原本的土地施加了龐大的加高加固工程,讓我們再也辨認不出原本的地貌。眾多人們被遷移到別的土地上,某些狀況下原本的社區居民甚至被拆散,迫使人們展開了新的生活。這樣的過程對未曾經歷災害的人而言,往往認為是受災地獨有的,或者隱約覺得那僅是發生在遙遠他方的故事。
不過,自然災害有逐漸增加的傾向,特別是屢次遭受水患、不斷面對同樣事態的地區,水災確實每年都在增加。換言之,已經遭受過災害的地區,他們(歷經數年或者數十年)走過的經歷,對未曾經歷者而言或許可以說是一種「近未來」的啟示。
本調查花費二、三十年關注了北海道奧尻島、岩手縣陸前高田市、岡山縣真備町、宮城縣丸森町等四個地區的「災後狀況」。研究小組以東日本大震災後便一直觀察陸前高田的藝術家瀨尾夏美為核心,另再加上建築師與小說家組成。小組成員們仔細地觀察了這些地區,除了居民的一般生活與營生方式之外,也關注包含風景形塑、地形與生態在內的各種變遷。從觀察小處得以見到各區域的「近過去」,而這樣的「近過去」又強烈地暗示著我們一種近未來的想像。
Research
東京,配合著至今為止持續成長的都市模型,不間斷地反覆開發。普通的建築物壽命大約40~50年,現今使用年限將屆的建築物,正好是歷經日本經濟高度成長期,於泡沫經濟前夕打造的一群。
換言之,如果如此發展下去,超過四十歲的我們兒時慣見的風景,差不多也到了該消失的時期。是否,成為巨大開發對象的超都心街區可能不再是令人想拍攝保存的街景,而成為從來都未曾在人們心中駐留的景致,就這樣消逝而去?思考至此,嘗試著與歲數相近的人們詢問、回憶東京,漫步在長期駐紮於記憶中的風景。
調查者之一的小說家溫又柔,3歲時隨家族由台灣搬遷至日本,成長於東京,至今仍居住於東京。理所當然地,在日本的外國人概括地說既有為留學、工作而短期逗留的人們,也有長期持續居住的人。在東京長久──幾乎四十年──居住的外國人溫又柔,又如何看待今天的東京?
這便是她調查的原點。
Research